医治胃病的中成药(一)
写于文前:本文仅供参考,不作为患者自治的范本。肢体不惬意,请到病院找专业医生诊断医治;
中成药的选择,与西药不同,固然属于OTC药品,但是很多老百姓乃至药房的执业药师面临品种浩繁的中成药,在胃痛药品的选择上,也有选错的约莫。这也是小编整理本文的目标——
胃寒型胃痛
病名表明:胃寒,为中医学名词术语。是指脾胃阳气虚衰,过食生冷,或寒邪直中所致阴寒凝滞胃腑的证候。症见胃脘疼痛,得温痛减,吐逆清涎,口淡喜热饮,食不化,舌淡苔白滑,脉沉迟。治宜温胃散寒。
病因表明:胃寒的主要病因与饮食习气有关,如饮食不节,嗜食生冷等。常常冷热食品一同吃,用饭不定时大概饥饱不均,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胃寒。再加上古代人的生存节奏快,精力告急,饮食不纪律,形成脾胃病发病率越来越高。中医学以为本证的构成缘故主要有:脾胃阳气虚衰;腹部受凉;过食生冷;劳倦伤中,复感寒邪,招致阴寒凝滞胃腑。
临床体现:常因天气变冷、感寒食冷而引发疼痛,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,得温症状减小。很多胃病病人不敢吃冷、凉的食品,气温下降,则会显现胃痛、腹泻等。
分型:临证主要分为胃虚寒(胃阳虚)和胃实寒两型。前者多因脾胃阳气虚衰所致。胃实寒多因寒邪伤胃所致。
药品一:温胃舒颗粒
[主要构成] 党参、白术、山楂、黄芪、肉苁蓉等。
[功效与主治] 益气温肾,健脾养胃。用于脾肾不敷所致慢性萎缩性胃炎、胃脘胀满不适。或见吐逆吞酸、稍食得温则舒,遇寒增重。小便清长、大便秘结数日一行等。
[注意事项]忌食生冷,平淡。
[制剂与用法]颗粒剂:10克。开水冲服,1次数10~20克,一日2次。
药品二:香砂养胃丸
[主要构成]木香、砂仁、白术、陈皮、茯苓、半夏(制)、香附(醋制)、枳实(炒)等。
[功效与主治]温中和胃。用于不思饮食、吐逆酸水、胃脘满闷、四肢倦怠、消化不良。
[现化使用]临床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有听从77%,可用于胃神经官能症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大局部切除后风有上述证候者。
[注意事项]忌食生冷、平淡;勿气恼。
[制剂与用法]水丸:口服,1次9克,1日2次。
[干系品种]片剂:0.3克/片。温开水送服,1次8片,1日2次。颗粒剂:5克。空腹时温开水冲服,1次5克,1日2次。
饮食停滞证
病名表明:饮食停滞寻常指消化不良,脘腹胀满,疼痛拒按,暖腐吞酸,或吐逆,消化不良,大便不爽,臭如败卵,苔厚腻,脉弦滑。
症状体现:脘腹胀满,疼痛拒按,暖腐吞酸,或吐逆,消化不良,大便不爽,臭如败卵,苔厚腻,脉弦滑。
医治思绪:消食导滞。
药品:木香槟榔丸
[主要构成]木香、槟榔、枳壳(炒)、黄连、大黄、牵牛子(炒)、芒硝等。
[功效与主治]行气导滞、泻热通便。用于赤白痢疾、里急后重、胃肠积滞、脘腹胀痛、大便不通。
[注意事项]孕妇禁用。
[制剂与用法]水丸:口服,1次3~6克,1日2~3次。
气滞证
病名表明:气滞证是指人体的某一脏腑或某一部位气机停滞、运转不畅所体现的证候。以胸胁脘腹胀闷疼痛,时轻时重,走窜不定,胀痛常随太息、嗳气、肠鸣、矢气而减,脉弦等为稀有证候。医治以行气为主。
稀有病因:惹起气滞的缘故很多,如情志不舒,饮食失调,以为外邪,或外部伤害闪挫等,均可惹起气机停滞。别的,痰饮、瘀血、宿食、蛔虫、砂石等病理物质的壅闭,也可使气的运转产生停滞而致气滞。阳气健康,阴寒凝滞,亦可使脏腑经络之气机不畅,而成气滞。气滞多见于疾病的早前阶段,故有“初病在气”的说法。
临床体现:胸胁脘腹等部位闷胀、胀痛、窜痛、攻痛、时轻时重,或部位挪动,常随嗳气、矢气而减小、多因情志厘革而增重或减小,脉弦,舌象正常。由于气滞的病因不同、部位各异,故其证候的体现有各自特点,临床稀有的有肝气瘀滞证、胃肠气滞证,肝胃气滞证等。
药品:气滞胃痛颗粒
[主要构成]柴胡、枳壳、白芍、甘草、延胡索、香附等。
[功效与主治]疏肝理气,和胃止痛。用于肝郁气滞、胸痞胀满,胃脘疼痛等。
[古代使用]临床医治肝胃气滞型慢性胃炎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、胃下垂、慢性肝炎、慢性胆囊炎、慢性肠炎等。
[注意事项]气郁化火者不宜用;孕妇慎用;忌恼怒、生冷平淡。
[制剂与用法]颗粒剂:10克。温开水冲服,1次10克,1日2~3次。
(未完待续;小小李药师;2018/02/27)